近年來,,江蘇省豐縣人大常委會代表建議工作積極落實“內容高質量、辦理高質量”和“既要重結果,、也要重過程”的工作要求,,完善工作機制,創(chuàng)新督辦方法,,增強辦理實效,,讓人民群眾的呼聲和期盼有著落、有回應。
嚴把“入門關”,,煉成代表建議“內容高質量”
加強培訓指導,。每年都組織人大代表開展代表履職培訓活動,邀請全國和地方人大的資深專家,,就人大代表如何提出議案,、建議進行專題授課,為代表提出高質量建議打牢基礎,。同時,,要求各代表小組利用開展會前視察等機會,組織代表學習,、培訓和交流,,根據職權范圍、一事一案和文本規(guī)范原則,,提出可行性建議,。引導代表提出建議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近年來,,代表們緊緊圍繞全縣“工業(yè)立縣、產業(yè)強縣”戰(zhàn)略和建設蘇魯豫皖接壤地區(qū)“五個高地”發(fā)展目標,,打贏三大攻堅戰(zhàn),、構建法治化營商環(huán)境,以及“衣食住行,、業(yè)教保醫(yī)”等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問題提出高質量的議案建議,。
加強知情知政。進一步強化“兩聯系”制度,,有計劃分批次邀請代表參加視察,、調研和執(zhí)法檢查等活動,拓寬代表知情知政渠道,。組織代表進社區(qū),、入企業(yè)、訪基層,,收集真實鮮活的社情民意,,把調研與思考沉淀成高質量的代表建議,從醫(yī)療到教育,,從環(huán)境保護到食品安全,,代表建議接地氣、暖人心,,反映了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也集聚了民生熱點問題。
加強規(guī)范審查,。代表建議提交前,,首先在代表小組內進行第一關的討論交流,然后提交到代表團,。各代表團把好建議質量第二關,,對不符合建議要求的進行初審篩選,篩選后合格的建議在措辭用語上進行修改和完善,,收集上來的建議以代表團為單位交至大會秘書處議案組,。議案組由縣人大常委會熟悉建議的代表組成,縣政府辦公室負責辦理建議的同志協助做好議案建議的登記工作,,進行第三次審查把關,,對不符合要求的進行再審篩選,確保收到的建議全部規(guī)范合理,。
嚴把“交辦關”,,確保代表建議辦理“要求高標準”
精確交辦。閉會后縣人大常委會人代工委,、縣政府辦公室相關人員根據建議所涉問題,,按照政治法制、財政經濟,、城建環(huán)保,、教科文衛(wèi)民僑、農村農業(yè)等類別進行初次分配,,整理成冊,。政府辦再次對照建議原文進行逐件核對,初定辦理單位,,進行預交辦,,充分征求部門意見。政府辦同步向縣人大常委會各委室征集意見,,確保將每個建議都交到最合適的單位,。針對個別建議內容涉及部門較多,部門之間有時又會出現權責交叉現象,,政府辦牽頭召開建議協商會議,,邀請有關部門進行集體協商,確定主會辦單位,,杜絕正式交辦后“踢皮球”現象發(fā)生,。
嚴把“辦理關”,實現代表建議“辦理高質量”
落實“一把手”責任制,。為做好代表建議辦理工作,,縣政府實行了代表建議領銜承辦機制,。縣長帶頭承辦重點建議,,其他政府領導班子成員都有明確的承辦任務,。 2020年的交辦會上,縣委副書記,、縣長帶頭領辦了《關于路域環(huán)境整治后道路兩旁各種桿件挪位,、固定的建議》,極大地提升了建議辦理水平,,激發(fā)了代表的履職激情,。208件代表建議全部由縣政府縣長和分管副縣長進行領辦。辦理過程中,,縣長召開建議辦理工作現場推進會,,全體縣政府領導、全體承辦單位參加,,觀摩學習,,對標找差,鼓勁加壓,;政府常務會議分兩次專題聽取辦理情況的匯報,,對因措施不力、溝通不暢造成的不滿意件,,進行問責,,以壓力倒逼辦理動力。
完善工作機制,。一是與時俱進完善辦理制度,。縣政府重新修訂辦理辦法,、辦理工作規(guī)定,,固化經驗做法,進一步規(guī)范辦理流程和工作要求,。二是健全目標責任制,。承辦單位都建立起“一把手”總負責、分管領導分工負責,、辦公室(政策法規(guī)處)統(tǒng)籌協調,、承辦處室和具體經辦人員層層落實的責任機制,承辦代表建議數量較多的單位還堅持制發(fā)年度辦理工作計劃或方案,,將責任機制落細落實,。三是加強跟蹤督辦。承辦單位指派專人負責統(tǒng)籌建議辦理工作,,建立臺賬,,或依托電子政務系統(tǒng)實時督辦,,或利用信群及時催辦提醒,或專門建立建議辦理提醒制度及時函告經辦人員等方式,,確保按時辦結,。四是落實辦理結果全文公開機制,。各承辦單位積極推進辦理結果公開工作,,主動接受人大代表、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監(jiān)督,。
注重溝通協調,。堅持“既要重結果、也要重過程”,,完善承辦單位與代表溝通,、縣人大常委會與承辦單位溝通、部門之間相互溝通的“三溝通”工作機制,。承辦單位堅持“三見面”機制,,做到辦前溝通、辦中協調,、辦后回訪,,每件代表建議都與代表面對面溝通后再答復,使建議辦理工作方向不偏,、重心不移,,從源頭上提高代表對建議辦理工作的滿意度。同時,,承辦單位還通過邀請代表參加座談,、調研,直接聽取代表的意見建議,,加強政策解讀,、信息通報。對代表反饋不滿意意見,,積極協調處理,,做好解釋,增進共識,??h人大常委會安排專人采用電話、網絡等溝通方式,,定期不定期地了解建議辦理工作進展,。
嚴把“督辦關”,提升代表建議“督辦高規(guī)格”
強化重點督辦,??h人大常委會每年將一些事關經濟社會發(fā)展和群眾切身利益的代表建議,,進行有針對性的重點督辦。2020年,,縣委專門出臺了《關于做好2020年縣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縣委常委每人督辦一至兩件建議,人大常委會主任,、副主任每人督辦一至四件建議,,縣委書記帶頭督辦了《關于加快宋樓鎮(zhèn)子午河旅游觀光通道建設的議案》。代表建議督辦采取實地考察,、專題調研,、召開會議等方式,聽取承辦單位辦理情況匯報,,協調解決辦理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確保更高質量辦好代表建議。
堅持多級督辦,。在重點督辦代表建議制度的基礎上,,建立了縣人大常委會委員牽頭督辦、各專委會分類督辦,、各工作機構統(tǒng)籌督辦,、“一府一委兩院”歸口督辦、代表參與督辦“五位一體”多層次,、全方位督辦的工作格局,,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在推動重點,、難點問題解決和提高整體辦理實效方面發(fā)揮更大的作用,積極回應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的關切,。通過督辦,,一批代表關注、群眾關切涉及老舊小區(qū)管理,、文明安全出行,、食品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重點難點問題得到解決。
開展詢問督辦,。選擇電視詢問的方式,,是豐縣人大常委會對建議辦理承辦部門不留情面督辦的一種體現,是“當面鑼對面鼓”的直接敲打,,是最直接的督導,。 2018年的《關于開展農村公共空間治理打造整潔有序的農村宜居環(huán)境的建議》、2019年的《關于推進豐縣創(chuàng)建省文明城市工作的議案》均通過電視詢問的方式進行了督辦,。詢問督辦以電視直播的形式對相關承辦部門進行專題詢問,。直播現場,,縣政府分管負責人現場對辦理工作進行匯報,參與承辦的部門現場接受代表的提問,,現場提,、現場問、現場答,。電視詢問已經成為豐縣人大助推建議辦理的有效途徑,,縣人大常委會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了《豐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專題詢問工作暫行辦法》,,要求每年選擇一件事關豐縣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建議進行電視詢問,,《關于進一步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的建議》已經縣人大常委會通過,列為本年度詢問督辦建議,,2020年 8月將通過電視詢問的方式進行督辦。
嚴把“評價關”,,保證代表建議“結果高成效”
堅持“回頭看”制度,。代表建議辦理工作結束后,縣人大常委會組織提出建議的代表和縣人大督辦委室對辦理過程和辦理結果進行“回頭看”,,重點看辦理結果為 B類的建議,,即列入計劃正在辦理的建議??h人大常委會派出相關督導工委進行現場辦公,,分析對策、幫助協調,、爭取在人代會召開之前,,重點建議全部辦成。通過回頭看,,承擔單位對辦理工作再也不敢松懈,,代表也能夠給選民一個滿意答復。
建立“四級評價”機制,。承辦單位在答復代表時,,要表明所提問題是否解決,在形成的書面文件上標識清楚,。所提問題已經解決的,,用“A”標明;所提問題正在解決或列入計劃,、規(guī)劃逐步解決的,,用“B”標明;所提問題因條件限制或與現行政策規(guī)定不符,,暫時不能解決的,,用“C”標明,;所提問題需要向上級反映或留作參考的,用“D”標明,。檔次越低,,代表的滿意程度越低。在建議辦理中,,要求辦理單位確保 A類辦理率,,著重督導準備列入計劃逐步解決的 B類,下最大功夫提檔升級,,爭取辦成 A類,。
開展?jié)M意度“雙測評”。在建議滿意度測評的基礎上,,縣人大常委會進行探索,,嘗試開展了“兩線”(部門線、人大線)滿意度測評,。在各承辦部門自行測評的基礎上,,每年 10月,縣人大常委會通過電話向代表逐個進行滿意度調查測評,,并依據測評和考核結果,,確定各承辦單位考核加減分值,報送縣考核辦計入各部門年度考核總分,。
(信息來源:人民代表報)